穿越千年的风与沙,无数“古人”与“来者”,用脚步丈量出一条纵贯古今、通达八方的万里丝路。
作为古丝绸之路之要冲,新疆衔三山跨两盆,各处城址与墓葬,石窟与佛寺,烽燧与戍堡……铺陈在时空的长廊。
这里文物资源丰富,现有不可移动文物954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3处。
西出阳关,东归中土。文明荟萃,血脉与共。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盛世中华,何以中国?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及各相关网信、文物部门一道寻根溯源,走过文明肇始、盛世汉唐的煌煌长安,走过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走过舳舻千里、运载千年的运河原点扬州。
丝路寻踪,向“新”而行。10月19日,“何以中国·五星出东方”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丝绸之路的要冲——新疆吐鲁番。共同追溯中华各民族休戚与共的恢弘历史,感悟中华民族古今一脉的磅礴力量。
回荡历史的足音 西出阳关“有”故人
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在中国的22处遗产点,有6处在新疆勾连成线。十月的交河故城,秋风鼓荡天地之间。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交河故城时指出,“交河故城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有重要史学价值。”
这座建于约30米高台的古代城池,形态似“浮”于护城河上的细长柳叶,宛若一艘戈壁之地的文明方舟。
交河故城距今已有2300年历史,曾是西域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是丝路交通要道的重要城市遗址,其考古成果是中国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缩影。
明月高悬,光影璀璨,辉耀千年故城的夜色。启动仪式分为“千年回响”“共同家园”“天山有约”3个篇章的情景讲述,来自文物系统的嘉宾深情讲述新疆珍贵文物的故事,丝路明珠深厚的文化底蕴变得愈发具象。
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上国家意志的体现,到《苍颉篇》残简上汉文写成的启蒙课本;从交河故城暗藏玄机的“天然空调”,到凝聚着劳动人民无尽智慧的“地下水长城”坎儿井,再到浸透着兵团精神的两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历史文物串联起从古至今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印记,再现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海晏河清、泱泱盛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巍巍昆仑,山间脚下,至今仍生活着数十个民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通天洞遗址,留存着远古人类在此生息繁衍的遗痕,东方的黍与西方的麦在这里相遇碰撞,奠定文明的物质基础。
蜚声海内外楼兰古城,木简与文书,袖衫与绢袍,一一拂去黄沙,沉寂的文明揭开神秘的面纱,实证楼兰曾商旅相继,职贡不绝,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重要门户。
阿斯塔那古墓群中,与河西乃至中原一脉相承的墓葬形制与聚族而葬的丧葬方式,生动展示西域各族居民深度交融以及对中华文化深刻认同。
克孜尔石窟,千年风沙也难掩精美壁画的光华。它见证着佛教向东传播的进程,亦佐证佛教艺术与龟兹本土文化的交汇。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若有敌人来犯,夜间举火为烽,白天燔烟为燧,证实唐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治理,再现唐代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与家国天下的边陲记忆……
苍茫沙海间,各类历史文化遗存化为鲜活的“档案”,为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形成写下重要的注脚。
开拓时代的“新”篇 春风“可”度玉门关
如今的我们,循着史籍与遗迹,守望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大家庭永存的精魂。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在“何以中国·五星出东方”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表示,文物和考古成果拨开新疆历史的云雾,复现千万年的时光轨迹。近年来,文物部门充分发挥新疆文物工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系统阐释新疆在中华文明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博物馆及革命场馆高质量发展、文物传承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新疆考古研究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疆考古工作规划(2018-2022年)》《新疆考古工作规划(2023-2030年)》相继印发。多家考古机构、高校与新疆文物部门合作,强化多学科、跨学科联合攻关,新疆全国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加快建设。新疆文物系统机构队伍力量不断增强,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吐鲁番博物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等集体和个人榜上有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新疆如火如荼展开,吐鲁番市高昌区作为国家普查试点。
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新疆文物部门充分发挥文物工作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文化润疆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阐释新疆在中华文明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各项保护利用规划从“写在纸上”到“落到实处”。《新疆石窟寺石刻与古遗址古墓葬保护利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新疆“十四五”石窟寺保护专项规划》等编制印发,克孜尔千佛洞危岩体加固二期项目等一批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圆满完成,长城文化公园新疆段建设持续推进。
考古研究为历史发出声音。
呼斯塔遗址、胡吉尔台遗址、阿克塔拉遗址揭示了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南北疆域的文化面貌,为聚落研究、生业方式和社会重建提供可靠的科学史证;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汉文、叙利亚文、回鹘文文书,尤其是双语文书的发现,还原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图景;喀什市莫尔寺遗址出土的佛像为研究佛像造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新添珍贵的物质资料。
科技赋能为文物延续生命。
新疆博物馆推出数字博物馆沉浸式体验项目,目前2万多件文物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并以“文物+演绎+文创 创新博物馆资源活化利用”获评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北庭故城遗址里的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和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全息投影、微缩模型、数字化复原、互动魔法墙等,让被时间风化的古城重新鲜活起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沉浸式数字流动博物馆体验区,戴上VR眼镜便可置身于茫茫大漠,畅游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等世界文化遗产各点位。
华夏一体,万里同风。历史深处的驼铃渐渐喑哑,新时代的丝路篇章如椽书写。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您是第 位访客